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钢材行业对环境的改变
发布时间:2013-10-23 来源:未知
制造管理的关键在于融合跨工序、跨层级的管理与控制。钢铁行业企业制造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组织与协同,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制造出满足用户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制造管理的环节比较多,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准时、集中、快速完成用户订货合同;生产主作业线保持连续均衡的一体化生产,确保物流畅通;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工序能力达到最佳组合,实现效益最大化。制造管理还涉及众多业务部门,主要包括职能部门、生产部门两大类。制造管理的关键在于融合跨工序、跨层级的管理与控制,实现企业管理要素参与现场生产控制。其中,钢铁行业制造执行管理系统是核心,管控衔接是难点。订单优化排产、作业计划编制的全局优化与动态调度是钢铁行业制造管理深化应用的薄弱环节。
 
 
钢铁行业两化融合对经营管理集约化的支撑作用明显。钢铁行业的经营管理的集约化,主要体现为产供销一体以及信息共享与数据分析等方面。产供销一体反映了企业在面向市场、按客户订单组织生产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程度;业财无缝则反映了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财务流程与业务流程的紧密结合;以BI和信息门户为主要内涵的信息共享与数据分析,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全面地掌握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外部市场情况,提升对外部市场变化的快速应对能力。
 
 
“十二五”期间,集团管控信息化需求更加迫切。近几年来国内大型钢铁企业都在进行兼并重组,已经涌现出一批钢铁集团型企业,正面临着决策、人力资源、财务、采购和销售等业务和信息系统的适应性调整。集团型钢铁企业根据新一轮的发展需要,结合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编制集团企业信息化规划,对现有业务需求和信息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对老系统作出准确定位,制定信息化实施路线。
 
 
产业链集成与服务应优先发展客户协同、产业链延伸服务、供应链价值分析。近年钢铁行业发展迅速,钢铁产能的急剧扩大,带来钢铁产品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中国的钢铁企业面对这样的市场变化,已经意识到单纯的产品生产制造已经远不能适应市场需要,必须重视与上下游产业的衔接。开发资源渠道、完善销售网络、产品深加工、产品物流配送、客户生产计划衔接、客户厂前库管理、客户整体供货等,这些产业链上的集成与服务措施使得钢铁制造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适用的产品,更加周到的服务,在与下游企业合作共赢的环境中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也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产业链的集成与服务就是将上下游之间的信息链、需求链、物料链、资金链进行跨行业的有效沟通和协同运作,形成企业生态价值链,这样的运作通常是跨地域、跨企业的,其信息化的支撑有别于原有的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建设,通常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和在上延伸的供应链协同平台提供集成与服务。
 
 
环境分析、节能降耗、废弃物回收利用是环境经营的重点,也是两化融合的关注点。钢铁行业具有典型的高耗能特点,钢铁能源消耗量约占全国工业总能耗的15%。在钢铁产品的成本构成中,能源成本约占产品总成本的20%左右,在能源价格不断走高,能源成本压力持续增加的今天,能源转换、使用和管理的经济性对产品价格优势,提高产品竞争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钢铁业是三废排放的大户,不但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也分别占到工业排放总量的14%和17%。随着企业与城市的发展,环境保护的要求明显提高,钢铁行业已成为整个工业节能减排中的重中之重,钢铁产业的相应变革势在必行。